10月16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一场精彩的疝与腹壁外科手术直播成功开展,包括TAPP、TEP腔镜手术以及开放式手术,手术由延安医院赵维山团队演示实施,上海华东医院唐健雄教授团队在线上观摩并就手术的技巧和新材料的使用心得进行了交流。手术应用了上海松力生物自主研发的创新型软组织诱导生物材料,这也是该材料在全国范围内开启系列手术直播的第一站,在创新生物材料从成果转化向大规模临床应用的道路上,又跨出了重要一步。
中国科研惊艳世界创新生物材料引领普外科发展
“在疝与腹壁外科领域当中,创新材料的应用将是未来发展的突破口!”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大外科主任、疝和腹壁外科学组组长唐健雄教授在致辞中这样强调。《“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中提出,重点布局可组织诱导的生物医用材料,在这方面,上海松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走在前列并成为了行业翘楚。松力生物自2002年创立以来,在软组织修复和再生的研究领域聚力攻关,首创的“软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平台技术不仅开辟了再生性医用生物材料产业发展新方向,也颠覆了现代外科学创伤修复为疤痕形成的理论。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大外科主任、疝和腹壁外科学组组长唐健雄
今年8月,上海松力生物获邀主导制定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标准制定机构之一——ASTM国际的《ASTM F 3515-21 标准指南 猪源纤维蛋白原作为生物医学和组织工程医疗产品应用的起始材料的特性和测试》正式发布。这标志着松力生物在该领域的科技创新国际领先,取得了世界关注的成果。

软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首款产品复合疝修补片
松力生物“软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平台技术的首款产品是复合疝修补补片,已在2018年作为国家创新医疗器械上市。唐健雄教授作为我国疝与腹壁外科的领军人物,带领自己的团队与松力生物合作,牵头开展复合疝修补补片的开放式手术临床研究。因为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率先应用创新生物材料,这让疝外科走在了前列,“疝外科有机会引领我们整个普外科的发展。”唐健雄表示,同时他也透露,这款材料在疝与腹壁外科领域的应用取得了非常满意效果,后续已经逐步在消化外科、肝胆外科、胰腺外科等各个领域开启临床研究和临床应用。
沪滇联动 系列手术直播全国落地开花
科研成果转化迈向临床广泛应用,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在当天的直播活动中,作为唐健雄团队的成员,华东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李绍杰分享了《新型静电纺复合支架在腹壁缺损重建中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研究》,他介绍,该项临床实验术后六年随访结果显示,运用复合疝修补补片的试验组没有复发病例,所有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重塑再生效果。而采用进口生物材料的对照组有4例复发,复发率为5.97%(4/67),与国外文献报道的结果接近。该项研究的统计学分析表明,重树复合疝修补补片在主要疗效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进口生物材料。
客观科学地评价产品的真实效果,用数据说话才是硬道理。因此松力生物开启了真实世界研究,同时计划在全国开展系列手术直播活动。作为直播首站,昆明延安医院是疝与腹壁外科是省级重点专科(云南省省院共建项目),为云南省首家疝与腹壁外科专业治疗机构,在复杂疑难病例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昆明延安医院副主任医师赵维山带领团队实施手术
延安医院与上海华东医院关系匪浅,曾同属一家医院,直至1970年5月,延安医院迁往云南昆明,本次医学上的沪滇“云端”联动可谓是再续前缘。当天的手术演示很成功,昆明市延安医院副主任医师赵维山是疝病领域专家,兼任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疝和腹壁外科产业及临床研究分会第十一学组副组长、昆明医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他带领团队针对不同病患实施了规范化、个性化的操作,展现了炉火纯青的手术技艺。

赵维山与唐健雄两个团队共同探讨交流了复合疝修补补片的应用技巧,在探索中进一步规范化补片的应用方法与流程,共同推动临床医学的发展,以造福广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