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抗疫英雄 疝与腹壁外科创新型生物材料高峰论坛于武汉召开
发布日期:
2020-12-31
浏览次数:
凤凰新闻

一场疫情让武汉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武汉的医护打赢了这场硬仗,成为最可敬的白衣天使。近日,疝与腹壁外科创新型生物材料高峰论坛走进武汉这座英雄城市,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和来自上海以及湖北湖南的疝与腹壁外科领域学科带头人、权威专家齐聚一堂,与武汉本地的专家学者共同交流最新学术动态。


致敬抗疫英雄 疝与腹壁外科创新型生物材料高峰论坛于武汉召开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图片说明:武汉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夏平教授致辞

会议主席由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大外科主任唐健雄教授,武汉市第一医院大外科书记龚昭教授、闵凯教授担任。本次会议由武汉市第一医院疝与腹壁外科治疗中心的闵凯主任全程主持。

致敬抗疫英雄 疝与腹壁外科创新型生物材料高峰论坛于武汉召开

图片说明:武汉市第一医院闵凯教授主持

唐健雄教授发表致辞,他指出,“疝外科的发展得益于材料科学的发展,也将对各种补片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相信通过本次讨论,大家对创新型生物补片在疝外科的应用会有更多的体会,更多的收获。”武汉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夏平在致辞中自豪地介绍了该院抗疫成就,他表示,在抗疫早期,医院的职工感染没有一例死亡!并表态,今后将更注重科室建设,支持疝与腹壁外科的发展。唐健雄教授发表致辞,向武汉人民在抗疫战斗中取得的伟大胜利,表示崇高敬意。

致敬抗疫英雄 疝与腹壁外科创新型生物材料高峰论坛于武汉召开

图片说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大外科主任唐健雄教授致辞

与会专家发表了最新的学术成果,武汉市第一人民医院任骏教授发表《松力生物补片在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介绍了松力软组织诱导性生物补片的临床应用经验,将其成功地应用在5例青少年腹股沟疝手术中,术后随访观察6--12个月,修复结果很好。手术操作简便,补片不需要水化,容易铺展缝合,患者恢复很好,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致敬抗疫英雄 疝与腹壁外科创新型生物材料高峰论坛于武汉召开

图片说明:武汉市第一医院任骏教授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微创外科主任何恒正教授发表了《胃食管反流病与食管裂孔疝的外科治疗》报告,他指出,胃食管反流病很容易被误诊,存在痛苦程度高、治愈率低的危害,甚至引发猝死。由食管裂孔疝是引发胃食管反流病的一大主因,应加强对两种疾病的认知与诊断。采用可吸收再生的新型生物补片修复食管裂孔疝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避免不可降解的合成材料对食道的侵蚀损伤。

致敬抗疫英雄 疝与腹壁外科创新型生物材料高峰论坛于武汉召开

图片说明: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微创外科主任何恒正教授

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南院普外科主任周昕教授发表了《腹腔镜技术在疝与腹壁外科的应用》报告,他的体会是腹腔镜技术可应用于所有疝与腹壁外科疾病,即使不能完全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也能对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从而降低复发率。

致敬抗疫英雄 疝与腹壁外科创新型生物材料高峰论坛于武汉召开

图片说明:湘潭市中心医院南院普外科主任周昕教授

湖南省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任峰教授发表了《腹股沟疝手术之殇--补片感染》报告,对不可降解吸收的合成材料带来的并发症感触颇深,尤其是补片感染的处理十分棘手。数据显示,与补片材料相关的并发症约占1.5%,补片感染带给医生很多困扰,“一旦出现补片感染,就意味着这次修补是失败的,补片取完之后,如果复发,可能还需要再次修补,甚至需要多次手术。医生处理时会面临比较被动的局面,也容易引起一些纠纷。”他强调,补片感染重在预防!除了规范手术操作,选择恰当的修补材料也很重要。可降解吸收,诱导软组织再生的复合疝修补补片可避免出现这样的窘境。

致敬抗疫英雄 疝与腹壁外科创新型生物材料高峰论坛于武汉召开

图片说明:湖南省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任峰教授

任骏教授、何恒正教授、周昕教授先后分享了手术视频,交流精湛的手术技巧,示范操作规范。当天出席会议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疝病诊疗中心主任徐睿教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何小军教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姚磊教授、黄石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李新明教授、武汉市第三医院蒋斌教授、鄂州市中心医院陈怡发教授等先后发表点评,并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姚磊教授针对补片感染问题与任峰教授展开探讨,他指出,补片感染是个永恒的话题,无论手术多规范,使用细节多么认真,也还是避免不了感染问题。由于合成材料补片应用多年,异物终身残留体内,累积下来的患者越来越多,补片相关的慢性疼痛和感染患者也越来越多,从初期的“凤毛麟角”,逐渐发展为“屡见不鲜”,甚至是“遍地开花”。记得以前是讲疼痛,讲了很多生育阳痿等问题,这几年慢慢地出现了补片感染问题。他强调,补片感染不止发生在开放式手术,腔镜手术也有不少感染问题。松力生物重树复合疝修补补片是一种软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补片,能够完全降解吸收,诱导组织原位再生,没有异物残留体内,避免慢性感染。这对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致敬抗疫英雄 疝与腹壁外科创新型生物材料高峰论坛于武汉召开

图片说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李绍杰教授

人工合成的聚丙烯补片因为无法被人体吸收,导致一系列中远期问题,令医生和患者头疼不已。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李绍杰教授发表《新型复合生物材料临床前研究报告》,他指出,生物补片材料是未来发展方向,“到2019年,美国有30多家不同的企业在同时研发生物材料,而且是生物补片,这应该是整个行业发展的未来。”至于生物补片的机械强度如何,会不会复发等关键性问题,李绍杰教授进行了系统性介绍。他表示,松力生物研发的软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补片,采用纤维蛋白原Fg与聚乳酸聚己内酯P(LLA-CL)为原材料,使用纳米级静电纺工艺制造,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合适的降解再生速率、超亲水性、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等特征,是软组织修复的理想材料。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可以有效地诱导骨骼肌的再生,达到腹壁修补的目的。2014年起,华东医院牵头开展了软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制成的复合疝修补补片在腹股沟疝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33个月的长期跟踪随访,没有复发、慢性疼痛、异物感,也没有感染,生殖功能不受影响。患者感觉非常舒适,生活质量不受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目前正在进行手术后6年的随访,随访结果将在近期揭晓。

上海松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杨莉分享《国际再生性医用生物材料进展与前沿》报告,详细介绍了疝补片材料的三个发展阶段。正如任峰教授所强调,补片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正在快速地更新换代。

致敬抗疫英雄 疝与腹壁外科创新型生物材料高峰论坛于武汉召开

图片说明:上海松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杨莉

从合成高分子材料补片到传统生物补片再到软组织诱导性生物补片,材料科学的发展颠覆了传统的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概念。在自然状态下的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方式为瘢痕形成,但瘢痕组织的机械强度较弱,因此腹股沟疝的单纯组织缝合复发率高。而材料干预下的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方式依材料的不同而不同。合成材料例如聚丙烯植入以后,产生异物反应,形成瘢痕组织包裹材料,达到功能重建的目的。合成材料的优点是机械强度强,复发率低,缺点是不可降解吸收,异物终身残留体内,可能导致一系列的中远期并发症。而软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在植入后,激活免疫应答,启动重塑反应,纤维蛋白降解,释放创伤愈合信号再生因子,促进缺损部位对前体细胞和干细胞的招募与增殖,促进巨噬细胞转化为M2细胞,加速前体细胞与干细胞的成熟与分化,根据局部机械力和血供而形成的微环境的不同,进行原位再生,重塑成为具有相应功能的组织结构,达到功能重建和结构重建的目的。材料完全降解吸收,能被自体组织替代,无异物残留,手术的复发率极低,而且对病人的远期生活没有任何影响,是目前理想的疝修补补片。

致敬抗疫英雄 疝与腹壁外科创新型生物材料高峰论坛于武汉召开

图片说明:与会专家合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