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疝和腹壁外科领域不能闭门造车,要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发布日期:
2019-04-04
浏览次数:
来源:今日头条

“在疝和腹壁领域,痛点比成绩更大。”在3月21日举行的“《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年会、第四届钱江疝论坛暨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疝和腹壁外科产业及临床研究分会年会”联合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疝和腹壁外科主任陈杰一句话引发业界深思。

陈杰:疝和腹壁外科领域不能闭门造车,要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图片说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疝和腹壁外科主任陈杰(右)在钱江疝论坛现场接受采访


陈杰教授认为,在疝和腹壁领域,很多医院还在做不规范的手术,此外在真正的材料学和器械方面,自己拥有知识产权的东西还不够多,很多国产厂家还在仿制别人的东西,此外中国医生的论文支撑点,也有很多是闭门造车,我们自己的疝病登记随访系统和质量控制系统还不完善。

陈杰教授自2003年开始投入疝和腹壁领域,至今已有16年时间,是疝和腹壁外科的领军人物,拥有一支卓越的医护团队,在陈杰等专家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中国病人接受疝专业的手术治疗,同时国内企业的合成材料和生物材料也已占据了无张力修补手术的半壁江山以上。

疝病,俗称“小肠气”,医学上称之为“疝气”,每年中国新发疝气病例约300万至350万例,其中90%以上的患者都是男性。尽管疝病是良性病,但是会大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手术是成年人腹股沟疝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

在过去的5年中,最令陈杰教授高兴的是,很多年轻医生,硕士、博士、博士后等非常有前途的医生和很多企业投入到疝事业,“过去我老说疝这个专业是大大夫看不起,小大夫看不上的专业,就在16年前我在中国做疝专科的时候,很多医生不愿意参与,现在不仅我们很多院长、科室主任,很多专家去研究疝了,而且很多年轻医生也愿意投身于这个领域。而且很多企业也愿意投身于这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能够让中国医生好的思路进入到临床研发中去,生产出更符合病人需求的,又安全、又有效的产品。”


陈杰:疝和腹壁外科领域不能闭门造车,要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图片说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疝和腹壁外科主任陈杰


其中,此次参会的松力生物公司完全自主研发的软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颇受与会众专家关注,主要源于这种创新材料制成的生物补片植入体内后,在逐层降解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诱导自身组织再生,恢复正常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松力的软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是新产品,是国内乃至全世界原研的一个产品,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知识产权,值得鼓励和表扬,但是任何一个新产品、新技术都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观察和研究,当然松力也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陈杰教授说。

陈杰教授指出,疝,相当于腹壁上有个洞,理想的疝修补材料就是放在洞上,里面长出来的东西就和人体自己的东西一样,比如补在身体表面会出现疤痕,既不好看又不舒服,每到阴天下雨就会很痒,想要达到一个既美容又完全修补的效果,那一定是大家都完全接受的东西,那就像一件旧衣服,通过织布变成一件新衣服了,那可能是最完美的。

而一款新的生物材料要想进入主流市场,陈杰认为,一方面要靠时间,打破医生的顾虑,比如组织相容性、抗张拉力的时间、术后长期观察效果,另一方面是价格,老百姓能普遍接受,甚至医保能覆盖。“产品质量没问题,医生没有顾虑,同时价钱老百姓能接受甚至进医保,那么一定能铺开,这三者缺一不可。”


阅读原文:https://www.toutiao.com/i6672242276032315917/?wxshare_count=2&pbid=6583946270385587719


相关推荐